精力管理
精力管理
时间管理的本质是精力管理,在拥有了一个好的睡眠,以及一个好的培养习惯的方法之后需要确定精力的分配问题,为长期的成长做打算。很显然,目前的问题是我的兴趣极其广泛但均非常浅薄而不精通,没有足够的精力投入,不够 focus,也无法成为该领域的专家。这些兴趣我都很喜欢,但我需要找到我最感兴趣的,然后投入时间。分三个优先级,然后依次分配精力,记录到小打卡的微习惯目标当中,再分配精力,练习,提高。
第一优先级
第一优先级的应该是工作事业相关的,只要还依赖这一技能混饭吃,那么它就应该是我花费最多时间的领域,持续精进,成为专家甚至大师,并获得足够的影响力。在这里,我很庆幸自己选择的是程序员这个职业,他是一个非常适合终身学习的行业,其领域不断地在延伸发展并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。
因此这个第一优先级的领域是:
技术,程序员,这个充满创造力的领域。细分下去:
基础技术: 金字塔的底部,需要足够厚,来支撑上层建筑,具体而言是数据结构,算法,编译原理,领域设计,体系结构,不用说是每个专业程序员都需要重点掌握的。
领域知识: 目前是前端,离用户最近的职业,有足够的广度以供探索拓宽,从业者巨大,容易获得影响力。
相关知识 : 和领域相关的知识,如英语能力,阅读技巧,写作能力等。
第二优先级
第二优先级的是和自己的身体健康相关的,如跑步,健身,游泳,羽毛球,篮球等。在这个领域最好选择一项需要技巧的运动,以及一项有氧运动,运动能够促进大脑的生长,延缓衰老,预防疾病,减少压力,是一个非常值得投入精力的领域。在这个领域我最擅长的是:
- _[技巧]羽毛球_,弹跳跑爆,有足够的技巧和运动量,培养爆发力,需要思考技巧,做到专业。
- _[有氧] 跑步 or 徒步_,《跑步圣经》,如村上春树。古希腊的人就知道要跑步了。跑步的好处有很多,不赘述,每周 3 ~ 4 小时的跑步时间需要确保一下,做到跑者级别。
- [力量] 健身 ,健身目前以简单的每天 100 个仰卧起坐和 30 个左右的俯卧撑持续积攒数量,没有到一定要塑形的需求。
第三优先级
纯属个人兴趣的,培养思维能力,抽象能力的,或者其他技巧,如桌球,麻将,纸牌,绘画,书法,棋,乐器等都是第三优先级,选择其中一样持续性投入,但同一段时间只需要刻意练习一个即可,目前比较感兴趣的:
- _书法_,楷体,行书,练到 20%水平即可,没有特别想要成为书法十级这样的期望,不过写出来的字要让人觉得我是一个靠谱的人,而丑字常常会给人这样的想法,俗话说字如其人,不过好在这个可以通过练习改变。
- _台球_,运筹帷幄,心态调整,习惯不停思考,不停审阅自己,不停提升自己。系统地练球,专注力、分析能力、大局观、局部肌肉协调能力、抗压能力、情绪控制。
- _绘画_,一直觉得会绘画的人很棒,画一幅画通常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和耐心,会让人觉得心思细腻,而一旦画完也很有成就感,至今尝试过很多次无果,无法培养起信心,没有方法,没有联系,没有反馈,没有提高。肯定是学习方法的问题,在学习一项领域的时候一定要有方法,而且也许很需要老师的指导。
- _唱歌_,目的当然是为了在 KTV 出人头地啦,了解之后第一次意识到原来唱歌是有很多技巧,需要大量练习的,一直觉得那些唱歌好的肯定天生就唱的好,其实都是错误的观念,排除先天因素,大部分人所缺乏的实际是一套科学的方法与持续的练习。
- _日语_,五十音也学了好几遍了,初衷大概是想结识日本妹子?后来了解了更多的日本历史和文化,对日本就更加感兴趣了,也许以后可以去实际在日本居住几年。不过优先级不高,维持能读出五十音的状态,然后等优先级高的项目完成。
统计
因此目前梳理下来,几个重要的分配精力的事情,除工作日常 8 小时外,需要在其他 8 个小时中挤出时间做精力管理,实际每人每天能够自由利用的时间大概在 3 ~ 4 小时,对这段时间的利用决定了你的成长曲线。
- 重学前端 & 计算机基础 =》 每天两个小时,4 个番茄时钟保证,需要细分学习内容,做好计划。
- 跑步[3~4 小时] & 羽毛球[2 小时] & 微量健身[每天 10 分钟] => 大概每天一小时的量,持续做和练习即可。
- 书法: 大概练习完 10 册字帖[每天半小时]。
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-SA 4.0 协议 ,转载请注明出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