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格感觉

upload successful
题图:来自互联网


撰稿: DANTE  排版: DANTE  校对:姜野  

要想抵达源泉,就必须激流勇进、逆水而上。

只有垃圾才会随波逐浪、顺流而下。

                -- 引自 《我的职业是小说家》第四章 关于原创性

 写作第一要素,省略掉不必要的词句。  

  论写作的书大多废话连篇。小说作家,包括如今的这一帮,都不太理解他们从事的工作--不理解好在哪里,坏在何处。我想,书越薄,废话就越少。

这个废话理论有个值得一提的例外,那就是小威廉·斯特伦克和 E.B.怀特合著的《风格的要素》。这本书几乎没有,或者根本没有废话。我现在就告诉你,每个有心从事写作的人都该读读《风格的要素》。其中一章题为《写作原则》,里面的第十七条是“略掉不必要的词句”。在这本书里,我将尽力做到这一条。 

  节选自《写作这回事》。大部分写作者的毛病都是,废话太多。

  --池建强

  本周分享的是我们内部分享会的一次关于写作的内容,希望对你有帮助。

upload successful

·  时  ·  代 · 背  · 景  ·

 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,信息传递越来越高效。很快,几乎每个领域都被少数人主导。而发出声音的人,获得影响力的效率越来越高。这就是信息时代的马太效应:强者愈强。现在已经不是仅仅靠努力工作,就能轻易获得机会的时代了。你必须通过主动发声让他人知道你的存在和价值。而写作,便是一种最便捷、最有效的发声方式。如果你想要改变现状,就需要完成被动接收者到主动输出者的转变。通过主动对外输出,持续提升影响力。当你坚持利用写作输出有价值的内容,且形成可以打动别人的个人风格时,你的影响力就会不断累积。

upload successful

upload successful

·  写  ·  作 · 本  · 质  ·

写作的过程是信息传递的过程,而写作的本质就是优化信息传递过程中每个环节的传递效率。 我们常常在工作中需要书写相关的文书,而大多数情况下,很多人往往不得其法,写出的内容逻辑不通,总让人云里雾里,不知所言,难以在短时间内有效地去领会其中的意思。为何会如此呢?那是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他们还没形成结构化思维,没理解写作的本质是什么。如果我们把写作这件事及其相关干要素做一个抽象的结构化、流程化处理就会得到如下的一个模型:

upload successful

环节1: 外部信息通过积累或收集,转化为我们拥有的信息

环节2: 写作前的构思就是整理和加工信息的过程

环节3: 将整理好的信息写作成文

环节4: 信息通过媒介被接受者看见

环节5: 信息被接收者理解,进而吸收

环节6: 信息被接收者吸收,促使接收者产生行动

显而易见,倘若你想写好一份文书,你应该致力于如何提高每个环节的效率。提高效率的其中一种方式就是针对每个环节进行自我发问。

upload successful

   我们可以根据这些问题优化自己的写作细节。不过,要系统化地解决这些问题,需要三种关键思维: 逻辑思维、故事思维、受众思维。

 逻辑思维能帮助你理清思路,受众思维能够帮你找准表达方式,故事思维则能让你讲的内容更加打动他人。这三种思维的结合,能有效降低各个环节的信息流失,让你更好地达成写作的目标。

本段小结:

  1. 阐述写作本质为提高信息传递模型每个环节的效率。

  2. 引申出要很好的提高效率取决于 逻辑思维、故事思维、受众思维。

  下面,我们将介绍三种思维方式在信息传递模型中的作用。

·  受  ·  众 · 思  · 维  ·

  在我们过去的求学生涯里边,估计有很多同学有这样的体验–有些老师讲课风趣幽默、妙趣横生;有些则索然无味、味同嚼蜡。显然,这是授课者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如何给他们做讲解。所以,想要更好地传递信息,就要站在信息接收者的角度考虑问题,也就是本节我们要讨论的受众思维。

  写作里边就更需要我们有受众思维,换位思考。如果说逻辑思维是文字表达的基石,那么受众思维是文字表达的桥梁。基石决定了信息能否顺利地组织起来,桥梁决定了对方能否顺利接收并理解你表达的信息。

  我们在文字所表达的内容要考虑(其实就是换位思考):

  我的读者是哪些群体?

  什么样的信息是读者(受众)感兴趣的?

  什么样的逻辑是更容易接收?

  读者能否正确解读我要表达的内容?

upload successful

  假设有以下一种场景:老张是一家IT公司的技术经理,上司交代他说:“老张,你那个项目临时调整,下午3点前要完成数据整理和备份工作,将现有数据整理备份,然后再检查下。你跟进一下。”

upload successful

从上边的结果来看,老张从传达方式上做了考虑,使用微信文字的形式,而形式上按“任务说明–>工作分配–>截至时间”的结构整理,这个清晰分明的结构是考虑到了环节5【吸收】中的问题:怎样的逻辑更容易让受众理解。而在工作任务分配中明确对接和时间截点是因为他考虑了环节6【行动】中的问题:我的目标是什么?(安排工作,所以要落实到细节。)

综合来说,因为充分考虑了受众思维,所以这条信息做到了简单快捷、分工明确,也方便负责的同时保存和转发。

  这就是受众思维的优势:1、提高文字的感染力 2、受众更易于去接收信息。

·  逻  ·  辑 · 思  · 维  ·

逻辑思维可以让我们有条理地组织信息。 原始信息经过有条理组织后,变成受众易于接受的形式后能大大减轻大脑的负荷。而减轻大脑负荷,也就减少了信息传递模型中 环节5的信息流失,让接收者更容易理解。

upload successful

upload successful

**通过逻辑树来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。**在逻辑思维中,要用到概念、判断、推理等思维形式和比较、分析、综合、抽象、概括等思维方法,而掌握和运用这些思维形式和方法的程度,也就是逻辑思维的能力。全球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在分析问题时,最常使用的就是“逻辑树”。逻辑树像是一棵“有逻辑的信息树”,树根象征核心主题,树干代表关键分支,树的枝叶则是细节信息。它主要有两个功能,第一个功能是梳理已有的信息。第二个功能就是构建信息,构建信息的过程,实质上就是在构建逻辑树。

upload successful

upload successful

upload successful

·  故 ·  事 · 思  · 维  ·

   在输出信息时,逻辑思维能帮你更有条理地组织信息,也便于接收者理解。写作之前,受众思维可以帮你换位思考,让你用接收者更容易理解的方式输出信息。而故事思维则是一种动人的信息包装方式,可以让你输出的信息更加易于被对方接收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蒙教授曾说:“这个时代,有价值的不再是信息,而是注意力。”是的,注意力如此重要。如果你不能吸引受众的注意力,再好的内容也无法产生作用。而想要吸引受众的注意力,往往离不开故事思维。为什么故事思维会有这样的作用呢?这是因为 冲突。多数故事都是围绕“冲突”展开的。“冲突”(Complication=冲突)它打破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景像(Situation=背景)。它在不该出现矛盾的地方恰恰出现了,它让观众产生了一种心理落差,而正是这种落差感,让你感觉到了违反常识,一反常态,进而,让你的好奇心被激发。让你心理悬挂着一个大大的疑问(Question=提问),基于此,作者才慢慢地给你揭开层层面纱,为你一一解答谜题。(Answer=回答)

upload successful

(S)在背景中,构建一个稳定场景,让人产生代入感。

  (C) 冲突部分,扰乱稳定的状态,让读者认识到有问题存在。

  (Q) 然后提问,通过提问产生转折,引起不安定感。

  (A) 最后回答,解决提出的问题,让论述有头有尾。

  通过这样4个步骤,故事感就出来了。

·  谢  ·  谢 · 观  · 看  ·
「优秀作品的背后一定有个出色的团队」

upload successful


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-SA 4.0 协议 ,转载请注明出处!